将春色包进掌心!江苏科技大学举办清明青团传统文化体验活动
时间: 2025-04-01 作者: 武兆文 文轩 杨浩元 刘杨浚 浏览次数: 10

氤氲的艾草香中,师生们围坐在案前,将翠绿的艾草汁揉进雪白的糯米粉里……330日至31日,江苏科技大学食品工艺学教室内洋溢着融融春意。这场由188bet官网入口团委联合食品协会、金谷义工站共同打造的“青团映春色”传统文化盛宴,让师生们在氤氲的蒸汽与欢声笑语中,将春日的馈赠揉制成团,用匠心守护传统技艺的温度。

“青团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寒食粿,宋代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‘用面造枣锢飞燕,柳条穿之,插于门楣’,后逐渐演变为寄托思念的清明食俗。”活动伊始,食品协会指导老师李奕璇手持新鲜采摘的艾草,将青团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。操作台前,食品协会会长付宏杰正示范“三揉三醒”古法技艺:“艾草汁要分三次融入糯米粉,每次揉至‘三光’——手光、盆光、面光才算到位。”来自藏族的学生耿噶仁庆首次接触江南时令美食,在反复实践中逐渐掌握包馅精髓:“看着蛋黄肉松馅在青皮中慢慢收口,突然懂了什么叫‘把春天包进掌心’。”此次活动得到了校党委宣传部的转发支持,同学们纷纷在官方平台留言“传承传统文化,身为江科大的学生,我倍感自豪!”

31日下午,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“送春小队”穿梭在校园各个角落,将春日温暖送到后勤宿管老师、环卫工人们的手上,并送上“春日祯祥”“劳动光荣”等贴心祝福。宿管陈叔对着孩子们的镜头竖起大拇指:“孩子们把江南的春天包进青团,我们把江科大的温暖揣进心窝。”

“当艾草清香浸润年轻的心田,当劳动教育遇见文化传承,这就是最生动的育人课堂。”22级粮食工程专业龚林敬同学作为负责人,表示开展活动的目的是将专业特色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特色美食,弘扬传统饮食文化,邀请同学们一起感受体验传统美食制作,共赏春味。让年轻一代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延续下去。

   传承优秀文化,弘扬传统美德。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了青团制作过程,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节日氛围。那些包裹在碧玉团中的,不仅是春天的滋味,更是江苏科技大学对文化传承的坚守与创新。